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10-88287870
培训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培训信息 >> 浏览文章
关于举办:“2025化学药品注册报批药学资料合成工艺及质量研究培训班”的通知
浏览次数:109次 更新时间:2025-07-11

      

 

关于举办:2025化学药品注册报批药学资料合成工艺及质量研究培训班”的通知

 

化学药品注册报批中药学资料的合成工艺及质量研究是保障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合成工艺研究是奠定药品生产的科学基础,质量研究是构建药品质量控制体系的前体。

通过系统的合成工艺研究(小试优化、中试放大、工艺验证),确定关键工艺参数(如温度、反应时间、物料比例等)及其可接受范围,确保工业化生产能持续稳定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药品保证工艺可控性与重现性若工艺研究不足,可能导致大生产时质量波动甚至失败合成工艺也会直接影响杂质谱的形成(如残留溶剂、基因毒性杂质)。通过工艺开发中的破坏性试验和强化实验,可识别杂质来源并优化步骤,确保杂质在后续纯化中被有效清除,降低杂质风险与提升安全性符合ICH限度的要求

质量研究过程中需全面分析有机杂质(降解物、副产物)、无机杂质及残留溶剂,并通过方法学验证(专属性、灵敏度等)确保检测可靠性,从而建立科学的杂质谱分析方法。 基于工艺特性与稳定性数据,设定关键质量属性(CQAs)的接受限度(如含量均匀度、溶出度)。质量标准需与参比制剂一致,并体现对工艺变更的敏感性,确保疗效等效,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

合成工艺研究确保药品生产的可行性稳健性,质量研究则提供质量评价的依据风险控制的抓手,二者共同构成药品注册的药学基础。企业需遵循QbD(质量源于设计)理念,早期投入资源完成系统研究,避免因药学缺陷延误上市进程

 

主办单位: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医药化工专业委员会

          药成材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 会议安排

会议地点:线上直播

会议时间:2025年8月16- 17日

课程大纲

一、合成工艺研究要点

1、工艺路线与参数控制‌

需详细说明合成路线(包括化学反应式、中间体)、起始原料来源及质控标准(如试剂/溶剂残留限度)。

明确关键工艺步骤(如温度、压力、反应时间)及其可接受范围,特别关注无菌原料药的灭菌/无菌工艺验证。

对于发酵类原料药(如抗生素),需提供菌种库管理、培养基组成、发酵工艺杂质清除能力等数据。

‌2、起始物料的选择与控制‌

合理性依据‌:需参照ICH Q11原则,起始物料需明确化学结构、来源及供应商资质,并提供完整制备工艺、内控标准(含杂质谱分析)、检验报告等资料。

‌    高风险物质控制‌:如亚硝胺类杂质,需通过工艺路线设计或过程控制策略(如清除研究)确保安全性‌。

‌    特殊原料药‌:发酵类或多肽类原料药需详细描述菌种库管理、发酵工艺、纯化步骤及过程参数‌。

‌3、工艺开发与验证‌

中试放大阶段:考察设备匹配性、搅拌效率、传热传质对反应的影响,并确定规模化生产的可行性。

规模化衔接‌:临床试验批次与商业化生产批次的工艺差异需进行桥接研究,确保质量一致性‌。

关键步骤参数‌:明确原料药合成或制剂生产的关键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pH值),并通过研究确定可接受范围。

‌    工艺验证要求‌:涵盖三阶段(工艺设计、确认、持续验证),需提供批记录、设备评估、偏差分析等,证明工艺稳定可控‌。

工艺验证需涵盖:批号、批量、关键参数范围、分析方法转移、偏差处理等,确保工艺稳健性。

二、质量研究关键内容

‌1、质量标准的建立

检测项目覆盖‌:包括性状、鉴别、含量测定、有关物质、残留溶剂、元素杂质、微生物限度等。

‌   方法学验证‌:重点验证有关物质、遗传毒性杂质等关键项目的专属性、灵敏度及准确性‌。

‌2、杂质谱分析

工艺杂质‌:结合合成路线分析潜在中间体、副产物,评估清除效果;

‌    降解杂质‌:通过强制降解试验(光照、高温、酸碱水解)识别降解途径,制定控制策略‌。

‌    特殊杂质控制‌:多肽类需关注序列变异、氧化产物;发酵类需监控工艺相关杂质(如培养基残留)‌。

杂质控制策略‌:结合合成路径分析潜在杂质(如有机溶剂残留、重金属、基因毒性杂质),制定清除方案并验证分析方法。

3、制剂质量研究

‌处方工艺研究‌

说明辅料功能及用量依据(如安全性数据),处方筛选需考察关键参数(如液滴粒径、流变特性)。

生产工艺需明确关键步骤(如灭菌条件、混合顺序),注射剂需重点描述除菌过滤参数。

‌质量特性与标准制定‌

‌    质量研究内容‌:包括性状、鉴别、含量测定、溶出度/释放度、有关物质、残留溶剂等。

‌    方法学验证‌:需验证专属性、灵敏度、精密度等,尤其关注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合理性。

‌    标准依据‌:仿制药需与原研药质量对比,标准不得低于现行药典或指导原则(如ICH Q3系列)。

‌稳定性研究‌

提供加速试验(40℃±2℃/RH 75%±5%)和长期试验数据,评估效期内质量变化趋势。

特殊制剂(如吸入剂、透皮贴剂)需研究给药装置相容性及使用稳定性。

三、原料药注册报批药学资料

1、化学药物原料药制备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2、奥美沙坦酯原料药注册报批相关的合成工艺及质量研究

3:原料药CTD申报资料要求关键技术要点解读

4:CTD格式申报资料范例(卡培他滨原料药)(模版)

四、化学药物制剂注册报批药学资料

1.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

2. 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指导原则

3. 制剂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

4. 化学仿制制剂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

5.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剂药学研究CTD格式申报资料完整版(模版)

‌五、申报资料的组织要点

‌1、完整性要求‌

CTD格式整理模块3(质量部分),包括工艺描述、结构确证、质量研究总结及稳定性数据。

仿制药需参照剂型专用指导原则(如吸入制剂、透皮贴剂)完善研究内容。

‌2、一致性核查‌

原料药与辅料需提供合法来源证明(如批准文号、GMP证书),变更供应商时需重新评估质量影响。

申报资料需注重逻辑连贯性,如工艺参数范围应与验证数据匹配,杂质谱分析与控制策略呼应。

‌3、特殊情形要求‌

I期临床申请:需提供安全性批次与临床批次的杂质对比,无菌制剂须详述无菌保障措施。

批准后变更:通过PACMP(变更管理方案)预先规划变更类别,降低监管风险。

‌4、总结‌

药学资料需贯穿"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通过工艺的深度研究与质量控制的系统验证,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研发过程中需动态跟踪法规更新(如CDE最新指导原则),避免因数据缺失或逻辑断裂延误审评。

 

 

讲师介绍:

董博士:近二十多年的化学药品注册报批药学资料合成工艺及质量研究工作经验, 在合成工艺研究相关的工艺路线与参数控制‌、起始物料的选择与控制‌、工艺开发与验证‌;原料药的质量标准的建立、方法学验证、杂质谱分析;‌制剂的处方工艺研究、质量特性与标准制定‌、方法学验证‌、稳定性研究‌;原料药CTD注册报批药学资料关键技术要点编制、化学药物制剂CTD注册报批药学研究资料、以及申报资料组织的完整性要求‌、一致性核查‌、特殊情形要求‌等方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协会特聘专家。

 会议费用

会务费:4000元/单位(会务费包括:培训、研讨、 电子版资料、电子版培训证书、一年视频回放等);(为了给企业节约学习成本及方便工作安排可以投屏全员观看+视频回看一年)  

 

联系方式

马超:13240487419

 

 

 

 

 

 

 

附件二:2025化学药品注册报批药学资料合成工艺及质量研究培训班--报名表

单位名称

 

联系人

 

 

 

 

 

 

性别

职务

传真/E-mail

 

 

 

 

 

 

 

 

 

 

 

 

 

 

 

 

 

 

 

 

 

 

 

 

汇款备注化学药品注册

   名:药成材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号:0200316909100078392

    户: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房山支行良乡支行

马超:13240487419

 

针对本次培训专题内容,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哪些问题?以便我们反馈给老师并到会场交流探讨、答疑解惑。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医药化工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1号
电话:010-88287870 传 真:010-88287870 京ICP备15033871号